top of page

每週一到六

上午

下午

晚上

週日公休

看診時段

2018三伏貼敷貼日期

​7/1-8/31

一般敷貼:1100六次
加強敷貼:4200六次,18帖水藥
​*此為預約門診,水藥皆為客制化代煎,無法當日領取
​*水藥分六次領取,每次領取3帖

​什麼是三伏貼   三九貼

      傳統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人體的小宇宙與外在的大自然是互相呼應的,於是順應節氣的變化來調整人體陰陽轉變,形成天灸的重要觀念。

      三伏貼的記載是出自於清康熙年代張璐的張氏醫通,『諸氣門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未有不應』。三伏貼又可稱為天灸療法,是中醫的傳 統治療方式,選用袪痰平喘、溫肺止咳、善 於通竅......等熱性的中藥調和成藥餅,直 接敷貼於患者背部的穴位上,經皮膚吸收、 不經過腸胃道的破壞,通過穴位經絡的傳 導,達到治療效果。

      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 候,而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許多 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或 慢性咳嗽的患者易好發在秋、冬兩季,因此 時人體的陽氣不足,最易受寒邪侵犯。「三 伏貼」正是利用一年之中氣候最熱的時候, 進行穴位敷貼。

     一年之中有兩段適合做穴位 敷貼的節令,夏天稱為「三伏貼」,冬天稱 做「三九貼」。 三伏貼是從夏至開始算起,第3個庚日為 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 末伏,合稱「三伏」。大約是每年7月到8月中 旬之間,此時人體陽氣旺盛,氣血趨於體表, 皮膚毛孔完全打開,使藥物更容易滲透於皮 膚,達到疏經通絡,調節臟腑的功效。

三伏貼效果

連續敷貼三年以上。效果會更明顯。

  • 慢性氣喘/慢性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體質虛弱者

三伏貼能夠增加呼吸道抵抗力,減緩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等症狀,研究顯示連續治療三年可有效改善氣喘及過敏性鼻炎達八成以上。

  • 長期抽菸/肺功能損傷者:

長期吸菸的癮君子容易出現咳嗽、有痰和呼吸困難等慢性阻塞性肺炎症狀,一但感冒併發急性發作,肺部功能將嚴重受損!研究顯示三伏貼能夠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急性發作和發病次數,並減輕症狀高達9成以上。

  • ​​慢性腸胃吸收不良的老人小孩​

  • 子宮虛冷,手腳冰冷,欲懷孕者_

​如何選擇合適的三伏貼

  • 低刺激藥方:三伏貼藥物多數為皮膚刺激性較高的辛溫類藥材,容易引發水泡反應,若選用具療效又不過於刺激的敷藥,可減少後續照顧的不便。 

  • 內服加外貼:體質因人而異,經由專業中醫師問診切脈,調配專屬個人體質的中藥內服搭配敷貼療程,內外兼治效果更佳。

三伏貼常用穴位

三伏貼是將藥物敷貼於背部的大椎、風 門、肺俞、腎俞等穴位,這些穴位是治 療感冒、鼻塞、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的常用穴

三伏貼使用注意事項

  •  敷貼當天應穿著寬鬆的兩件式衣服,身 體勿塗抹乳液,以利黏貼藥餅。

  • 需醫師依病患皮 膚的狀況評估敷貼的時間,每次敷貼時 間約30分至2小時,每7至10天敷貼1次, 敷貼3次完成療程。

  • 穴位敷貼後,敷貼部位可能有局部發 紅、發癢及燒灼感、起小水泡等屬於正 常現象。若有嚴重發紅、起大水泡等情 形,應儘速撕下藥餅,讓皮膚休息並立 即回診就醫處理。

  • 敷藥當天回去不宜洗冷水澡,敷貼治 療時間不適合去游泳及避免在陽光下 曝晒。

  • 敷貼後不宜食用生冷、辛辣、菸酒等刺 激性的食物。

哪些人不適合做三伏貼

  • 孕婦及1歲以下幼兒。

  • 有嚴重藥物過敏者。

  • 皮膚容易過敏,易起水泡及蟹足腫體 質者。

  • 正在感冒、發燒及喉嚨發炎情形者。

台中市西區向上南路一段131-3號


04-24714299

 

淨涵的用心 堅持 您看得見
  • Facebook Social Icon
  • pixnet_icon
  • Google+ Social Icon

LINE@生活圈

Information on the CHING HAN ACUPUNCTURE & HERBAL CLINIC website (1) Is not provided as medical advice, (2) Does not establish a doctor-patient or other relationship, and (3) Is not intended to, nor should be assumed to guarantee any specific result. The purpose of this website is to provide prospective and current patients with meaningful information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their health and health care. 

© 2023 by TCM 淨涵中醫診所

bottom of page